呜啦!日常碎碎念,偶尔掉落优质前端博文推荐、学习资源等
网页:https://tg.cosine.ren
本频道的搜索Bot 来辣 👉 @cosSearchBot
私聊直接发消息就可以搜索啦~
🔖tags
#优质博文 #资源推荐 #博客更新 #碎碎念 #项目更新 #手工 #书摘 #阮一峰的科技周刊 #新动态
图频:Cosine 🎨 Gallery @CosineGallery
猫片: @cosine_cat
网页:https://tg.cosine.ren
本频道的搜索Bot 来辣 👉 @cosSearchBot
私聊直接发消息就可以搜索啦~
🔖tags
#优质博文 #资源推荐 #博客更新 #碎碎念 #项目更新 #手工 #书摘 #阮一峰的科技周刊 #新动态
图频:Cosine 🎨 Gallery @CosineGallery
猫片: @cosine_cat
#优质博文
我的第一个出海产品,是怎样冷启动赚到第一个 100 美元的?
#独立开发 #出海经验 #冷启动 #AI #course
via VikingZ
我的第一个出海产品,是怎样冷启动赚到第一个 100 美元的?
AI 摘要:作者记录其海外产品 TailwindResume 从零冷启动两周内获取 50 用户、实现 $110 收入的全流程经验。
本文详细记录了独立开发者 VikingZ 开发英文简历工具 TailwindResume 并实现冷启动的全过程。作者基于国内已验证的简历产品模型,耗时三个月完成国际化改造(包括支付、服务器、文档等全链路重构),通过精准的社区运营策略(利用 AI 生成本地化文案 + LaunchPointZero 社区列表)两周内获得 50 用户,其中 10% 转化为付费用户。文章包含具体数据拆解(订阅模式占比分析)、出海动机思考(验证中国开发者出海可行性)、技术实现难点(多服务迁移适配)以及 AI 工具(Cursor + Claude)在文案创作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提出对长期运营的思考与读者互动。
#独立开发 #出海经验 #冷启动 #AI #course
via VikingZ
说真的小米什么时候做一次性内裤和卫生巾啊万人血书
看到报道里说,5块钱一条的都能不消毒,顿时不抱希望了。
起码1块钱1条没亏什么钱
生产和品牌方是商丘,厂址在虞城县,100%符合报道(
#优质博文 #AI #model #本地部署 #经验分享
我家那些真能用的工人
https://fixupx.com/Lakr233/status/1900966554847866885
我家那些真能用的工人
摘要:一句话:这篇文章分享我在家用硬件上部署的高性价比大语言模型解决方案及实际使用体验。
与其他教你如何运行模型的文章不同,这篇文章更注重实际的用户体验。它取代了我家里的 ChatGPT和类似软件,我已经把它们全部卸载了。
AI 摘要:分享基于双RTX 3090的家用硬件部署大语言模型方案,解析模型选择策略与隐私优先的AI应用实践。
本文系统阐述了作者在家用级硬件(双RTX 3090+13900K)上部署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完整方案。通过量化优化与模块化组合策略,实现了70B级别模型在48GB显存下的稳定运行,支撑自研软件「浮望」的隐私敏感型AI功能。文章对比了不同参数量模型的性能表现,给出显存占用参考表,并演示了网络搜索/图像识别/文档处理等实际应用场景。核心观点强调在硬件受限环境下通过量化策略(最低int4)、上下文管理(最高128K tokens)和模型组合实现隐私保护与性能的平衡。
https://fixupx.com/Lakr233/status/1900966554847866885
Moe Copy AI 又更新了一点自用小功能,刚提审()
新增 自定义抓取选择器 - 允许用户自定义简单的 CSS 选择器规则和排序
优化 字数与Token统计 - 优化估算的 AI 模型 token 数量
新增 分词展示 - 使用 gpt-tokenizer
还有一些小配置关悬浮球什么的(
不怎么好用,将就用~今天玩的好累哦~
Release 0.1.2
INK - 一款通过 React 构建交互式命令行应用的开源工具。
https://github.com/vadimdemedes/ink
AI 摘要:Ink 利用 Yoga 实现 Flexbox 布局,使开发者能够使用类似浏览器中的 CSS 属性来设计 CLI 界面。文中详细说明了如何安装 Ink、使用示例代码展示组件和 Hook 的基本用法,并提供了 <Text>、<Box> 等组件的使用细节。此外,作者还列举了多个社区采用 Ink 的知名项目,如 Gatsby、Prisma 以及 Shopify CLI 等,帮助开发者了解其广泛应用场景。整个文档是开发交互式命令行工具的重要参考资料。
via React Status 420
#优质博文 #前端 #nextjs #SSR #性能优化 #vps
How much traffic can a pre-rendered Next.js site really handle?
via React Status 420
How much traffic can a pre-rendered Next.js site really handle?
我经常说类似这样的话:“一个预渲染的网站可以轻松地服务数百个并发用户”,因为,嗯,我从未见过它失败。
但是它实际上能处理多少流量呢?我的网站能否真正应对像 Hacker News 首页这样的流量激增?它与服务器端渲染相比如何?而且,为了避开 SSR,我们真的值得费尽周折吗?
我四处寻找关于 Next.js 性能的硬性数据,但令人惊讶的是,可靠的数字很难找到。因此,我在自己的网站上做了一些测试,结果并不像我所预期的。而且,时机恰到好处,我关于谷歌翻译干扰 React 的文章第二天就登上了 Hacker News 的首页。
AI 摘要:预渲染 Next.js 网站在高并发下进行性能测试,对比 SSR 表现,并探讨服务器升级选型问题。
文章内容
本文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对比了 Next.js 预渲染与服务器端渲染(SSR)的性能。作者首先使用 k6 工具在 VPS 上对预渲染首页进行负载测试,结果显示单页面请求的性能远低于预期,仅能支撑有限的并发访问。文章详细解析了页面加载时各个请求(HTML、CSS、图片、JS 等)带来的额外流量负担,并通过 Docker 水平扩展进一步测试性能提升,结果有限。随后,作者观察到来自 Hacker News 的意外流量峰值,并由此探讨各种替代方案:Cloudflare、Vercel、家用服务器、VPS,最终转向性价比较高的 Dedicated Server。测试表明,专用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数量和响应速度上均有显著提升,而 SSR 在相同配置下明显吃不消。最后,作者总结出预渲染模式在扩展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并预告将来针对“hug of death”现象及其他优化方案进行进一步探索。
via React Status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