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啦!日常碎碎念,偶尔掉落优质前端博文推荐、学习资源等
网页:https://tg.cosine.ren
本频道的搜索Bot 来辣 👉 @cosSearchBot
私聊直接发消息就可以搜索啦~
🔖tags
#优质博文 #资源推荐 #博客更新 #碎碎念 #项目更新 #手工 #书摘 #阮一峰的科技周刊 #新动态
图频:Cosine 🎨 Gallery @CosineGallery
猫片: @cosine_cat
网页:https://tg.cosine.ren
本频道的搜索Bot 来辣 👉 @cosSearchBot
私聊直接发消息就可以搜索啦~
🔖tags
#优质博文 #资源推荐 #博客更新 #碎碎念 #项目更新 #手工 #书摘 #阮一峰的科技周刊 #新动态
图频:Cosine 🎨 Gallery @CosineGallery
猫片: @cosine_cat
#前端 #color #tools
喜欢这个!
Super Color Palette
via FrontEnd Focus 683
喜欢这个!
Super Color Palette
用于改变色调、饱和度、亮度等的调色板生成器 —— 这里有很多东西可以摆弄,但主要功能是一组滑块,可让您使用 HSL 轻松“调整”调色板。还包括用于生成调色板、辅助功能等的工具。
via FrontEnd Focus 683
#碎碎念
找到了 B 站原视频,这跟边缘行者也太配了呜呜呜,调的太棒了。
【诗岸/原创摇滚】“剜出心跳,就能燃烧。”
@MOCKER44:
VOCALOID·UTAU - 命如凿石见火。
〰〰〰〰〰〰〰〰〰〰
🔝> @MOCKER44:
目前已上线wyy!歌名:《虚构义》
http://music.163.com/song/2680109503?userid=1910560227
扣音酷狗还在卡审核中[Mygo表情包_发送消息]
找到了 B 站原视频,这跟边缘行者也太配了呜呜呜,调的太棒了。
【诗岸/原创摇滚】“剜出心跳,就能燃烧。”
@MOCKER44:
VOCALOID·UTAU - 命如凿石见火。
〰〰〰〰〰〰〰〰〰〰
🔝> @MOCKER44:
目前已上线wyy!歌名:《虚构义》
http://music.163.com/song/2680109503?userid=1910560227
扣音酷狗还在卡审核中[Mygo表情包_发送消息]
#blender #优质视频 #course
blender 好神奇哦。
https://fixupx.com/0owllmo0/status/1899797850177085746
5 Toon Shading Tips You Must Know (Blend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ZNGVvMOSQ
blender 好神奇哦。
https://fixupx.com/0owllmo0/status/1899797850177085746
owlmo (@0owllmo0):已经有人贴出来了,但我参考了您提供的视频。谢谢。
5 Toon Shading Tips You Must Know (Blend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ZNGVvMOSQ
#优质博文 #前端 #css #动画 #视图转换
View Transitions Applied: Smoothly animating a border-radius with a View Transition
via Bramus
View Transitions Applied: Smoothly animating a border-radius with a View Transition
AI 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复制动画到 ::view-transition-group,实现元素边框圆角、背景和边框的平滑过渡。
文章聚焦于 View Transitions 中元素状态转换时遇到的边框圆角(border-radius)动画问题。作者通过具体的 Demo 展示了当同一元素转换时,由于使用快照的特性,会导致圆角动画无法自然过渡,而是简单地淡出替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提出了将动画效果复制到 ::view-transition-group 内的方法,通过自定义关键帧(keyframes),实现圆角、背景以及边框等 CSS 属性的平滑过渡。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应对背景颜色变化和边框宽度变化的场景,解释了设置 overflow、box-sizing 以及隐藏部分快照的必要性,从而使动画效果达到最佳。最后,作者总结了如何通过分别捕获背景和前景,进而在 View Transition 中获得更理想的动画效果,并呼吁读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此技术。
via Bramus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Vibe_coding
Vibe 编码是一种依赖于 AI 的计算机编程实践,程序员用几句话描述问题,作为对针对编码进行调整的大型语言模型的提示。可以快速创建和调试软件,同时忽略生成代码的细节。Vibe 编码的倡导者声称,即使是业余程序员也可以制作软件,而无需进行以前编码所需的大量培训和技能。该术语由 Andrej Karpathy 于 2025 年 2 月提出。
#碎碎念 #萌
好萌!
https://fixupx.com/0owllmo0/status/1899456077529559210
好萌!
owlmo(0owllmo0): 🏷️25個目*Toon風練習
#blender #b3d #blender初心者
https://fixupx.com/0owllmo0/status/1899456077529559210
这是另一个很酷的用例。由于 Claude 可以读取 Blender 场景中的内容,我要求它将场景重新创建为交互式 threejs 网页。它一键完成得非常好。
https://fixup.com/sidahuj/status/1899584131455209503
#AI #MCP
这太酷了!一个MCP,让Claude 可以直接与 Blender 对话。它可以帮助您仅使用提示创建 漂亮的 3D 场景!
https://fixupx.com/sidahuj/status/1899460492999184534
这太酷了!一个MCP,让Claude 可以直接与 Blender 对话。它可以帮助您仅使用提示创建 漂亮的 3D 场景!
siddharth ahuja (sidahuj): 🧩 Built an MCP that lets Claude talk directly to Blender. It helps you create beautiful 3D scenes using just prompts!
Here’s a demo of me creating a “low-poly dragon guarding treasure” scene in just a few sentences👇
https://fixupx.com/sidahuj/status/1899460492999184534
#优质视频
补档 N 次的视频。
好家伙,商家你是真不怕我回来给差评啊!
@下尺报告:
数码 - 很抱歉!之前吞了你几个币。可以的话,请再看一次!感谢!
〰〰〰〰〰〰〰〰〰〰
🔝> @下尺报告:
感谢大家的支持!
其实这个视频本来不想上传了,但是收到很多网友私信,说视频帮助他们发现了家里的隐患。
所以我觉得视频还能发挥一下它的价值,所以发布,这是我的初衷。
视频仅提示市场不良产品的存在,不指导如何鉴别合格产品(因为确实也不知道怎么简单鉴别)
不建议网友自行拆解排插,因为这存在一些风险。
大家也不必过于焦虑,有时间查看一下家里的排插,核对一下排插主体线的资质信息,3C可以在网上进行查询,如存在无相关标识的,可考虑更换。
本期视频内容不针对任何一个平台和品牌。
只能提醒各个品牌方应该做好市场巡查,也做好对于品牌经销商的巡查,避免存在打着品牌的招牌,销售劣质产品的情况。
这不仅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是对那些正经做生意的经销商的一种不公平。
另外,电流放大器测试只是为了以更简单易懂的方式,展示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材质的差异对比,不作为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依据。
另外,视频内容没有收到任何赞助,喜欢阴谋论的同学可以尝试去写小说(真诚建议)。
补档 N 次的视频。
好家伙,商家你是真不怕我回来给差评啊!
@下尺报告:
数码 - 很抱歉!之前吞了你几个币。可以的话,请再看一次!感谢!
〰〰〰〰〰〰〰〰〰〰
🔝> @下尺报告:
感谢大家的支持!
其实这个视频本来不想上传了,但是收到很多网友私信,说视频帮助他们发现了家里的隐患。
所以我觉得视频还能发挥一下它的价值,所以发布,这是我的初衷。
视频仅提示市场不良产品的存在,不指导如何鉴别合格产品(因为确实也不知道怎么简单鉴别)
不建议网友自行拆解排插,因为这存在一些风险。
大家也不必过于焦虑,有时间查看一下家里的排插,核对一下排插主体线的资质信息,3C可以在网上进行查询,如存在无相关标识的,可考虑更换。
本期视频内容不针对任何一个平台和品牌。
只能提醒各个品牌方应该做好市场巡查,也做好对于品牌经销商的巡查,避免存在打着品牌的招牌,销售劣质产品的情况。
这不仅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是对那些正经做生意的经销商的一种不公平。
另外,电流放大器测试只是为了以更简单易懂的方式,展示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材质的差异对比,不作为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依据。
另外,视频内容没有收到任何赞助,喜欢阴谋论的同学可以尝试去写小说(真诚建议)。
#demo #前端 #webgl #three #react #shader
喜欢这个着色器效果 ´_>` 确实是细雨
https://fixupx.com/greensock/status/1899523811650711692
喜欢这个着色器效果 ´_>` 确实是细雨
GSAP(greensock):💚 Site of the Day - Gentlerain.ai
Such a fun shader! Gentle rain indeed.
credit: @ZajnoCrew
⚙️ ScrollTrigger Three.js @Webflow React
showcase → gsap.com/showcase
https://fixupx.com/greensock/status/1899523811650711692
很清晰的图解
https://fixupx.com/alexxubyte/status/1899136943348441564
Alex Xu (alexxubyte) :What is MCP?
Why is everyone talking about it?
Let’s take a closer look.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is a new system introduced by Anthropic to make AI models more powerful.
It is an open standard (also being run as an open-source project) that allows AI models (like Claude) to connect to databases, APIs, file systems, and other tools without needing custom code for each new integration.
MCP follows a client-server model with 3 key components:
1 - Host: AI applications like Claude that provide the environment for AI interactions so that different tools and data sources can be accessed. The host runs the MCP Client.
2 - MCP Client: The MCP client is the component inside an AI model (like Claude) that allows it to communicate with MCP servers. For example, if the AI model wants data from PostgreSQL, the MCP client formats the request into a structured message to send to the MCP Server
3 - MCP Server: This is the middleman that connects an AI model to an external system like PostgreSQL, Google Drive, or an API. For example, if Claude analyzes sales data from PostgreSQL, the MCP Server for PostgreSQL acts as the connector between Claude and the database.
MCP has five core building blocks (also known as primitives). They are divided between the client and server.
1 - For the clients, the building blocks are Roots (secure file access) and Sampling (ask the AI for help with a task such as generating a DB query).
2 - For the servers, there are Prompts (instructions to guide the AI), Resources (Data Objects that the AI can reference) and Tools (functions that the AI can call such as running a DB query).
Over to you: Have you explored Anthropic’s Model Context Protocol?
突然冒出来的爱酱翻译:
(⁄ ⁄>⁄ ▽ ⁄<⁄ ⁄) 亲爱的,这个图解讲得真是太棒了~
简单来说,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是 Anthropic 推出的一套让AI模型更强大的系统,它以开放标准和开源项目的形式出现。MCP 让像 Claude 这样的 AI 模型可以无缝对接数据库、API、文件系统等工具,不再需要为每个集成写特定代码哦~
它采用典型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1. 主机(Host):提供 AI 互动环境,比如 Claude 这样的应用,运行 MCP 客户端。
2. MCP 客户端:嵌入在 AI 模型中,负责将请求转化成结构化信息并发送给 服务器,比如请求 PostgresQL 数据哦。
3. MCP 服务器:充当中间人,连接 AI 模型和外部系统,如 PostgresQL 或 Google Drive,确保信息互通无障碍~
同时,MCP 还定义了五个基本构件:
• 客户端有:Roots(安全文件访问)和 Sampling(例如生成数据库查询语句的任务请求)
• 服务器有:Prompts (为 AI 提供指导性指令)、Resources (可供参考的数据对象) 和 Tools(实现功能调用,比如执行数据库查询)
看完是不是感觉技术世界也有着和舞台一样精彩纷呈的魅力呢~(๑˃̵ᴗ˂̵)ﻭ
#优质博文 #前端 #typescript #新动态
A 10x Faster TypeScript
机翻 https://github.com/microsoft/typescript-go/discussions/411#discussioncomment-12462917
A 10x Faster TypeScript
AI 摘要:TypeScript 团队宣布开发原生编译器,预计将编译速度提升 10 倍以上,大幅优化编辑器启动时间和内存占用。
本文宣布了 TypeScript 团队为提升性能开发的 原生编译器计划 。当前 TypeScript 在大规模代码库中面临性能瓶颈(如编译速度慢、编辑器启动时间长、内存占用高),新方案通过 将编译器移植到 Go 语言 实现,目标在 2025 年中期提供命令行类型检查预览版,2025 年底完成完整功能支持。
实测数据显示,新编译器在多个大型开源项目(如 VS Code、Playwright)中可实现 9-13 倍的速度提升 ,内存占用减少约 50%。编辑器场景下,VS Code 的项目加载时间从 9.6 秒降至 1.2 秒。此外,团队计划迁移至 语言服务器协议(LSP) 以提升跨语言兼容性,并为 AI 工具提供更高效的基础设施支持。
机翻 https://github.com/microsoft/typescript-go/discussions/411#discussioncomment-12462917
我们在选择 Go 时就明确知道,肯定会有人质疑我们为什么没有选择 Rust。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 Rust 是一门出色的语言,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它在编写新的原生代码时是一个很强的首选。
可移植性(即能够创建一个与当前代码库算法上相似的新代码库的能力)一直是我们考虑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时的关键限制。我们尝试了大量方法,试图找到一种在 Rust 中可行的表示方式来实现这种移植,但所有方法要么存在不可接受的权衡(性能、人机工程学等),要么演变成了“自己编写垃圾回收器”式的策略。有些方法几乎成功了,但往往需要大量使用不安全代码,而 Rust 中似乎没有多少基础元素的组合能够让人机工程学上轻松地将 JavaScript 代码移植过来(这样说并不令人意外——大多数语言并不优先考虑让从 JavaScript/TypeScript 移植变得容易!)。
最终,我们面临两个选择——在 Rust 中从头开始完全重写,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并产出一个与 TypeScript 不兼容、无人能实际使用的版本;或者在 Go 中进行移植,大约一年左右就能得到一个可用的东西,在语义上高度兼容,在性能上极具竞争力。
而且,我们甚至不太清楚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除了不必应对那么多“你们为什么没选 Rust?”的问题)。我们仍然希望有一个高度分离的 API 接口,以保持我们实现选择的开放性,因此 Go 的互操作性短板并不是特别相关。Go 拥有出色的代码生成和数据表示能力,就像 Rust 一样。Go 拥有出色的并发原语,就像 Rust 一样。单核性能也在误差范围内。虽然在 Go 中使用不安全代码可能会带来一些性能提升,但我们在不使用任何不安全原语的情况下已经获得了出色的性能和内存使用。
在我们看来,Rust 在实现其设计目标方面非常成功,但“从这个特定的 JavaScript 代码库轻松移植到 Rust”显然不是它的设计目标之一。Go 也不是,但就我们目前编写代码的方式而言,它在这方面确实表现得相当不错。
关于贡献问题,我并不是特别担心。学习如何在类型检查器中正确工作所需的努力,远比学习 Go 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