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啦!日常碎碎念,偶尔掉落优质前端博文推荐、学习资源等
网页:https://tg.cosine.ren
本频道的搜索Bot 来辣 👉 @cosSearchBot
私聊直接发消息就可以搜索啦~
🔖tags
#优质博文 #资源推荐 #博客更新 #碎碎念 #项目更新 #手工 #书摘 #阮一峰的科技周刊 #新动态

图频:Cosine 🎨 Gallery @CosineGallery
猫片: @cosine_cat
联系频道主:@cosine_yu
#优质博文 #AI #上下文工程 #LLM
几天前就想发了,忙忘了,很棒的一篇文章。

谈谈 AI 编程工具的进化与 Vibe Coding:区分 Vibe Coding 与 Context Coding,系统梳理 Copilot、Cursor、Claude Code 的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路径与实践取舍,并给出可操作的方法论与职业思考

AI 摘要:指出 Vibe Coding 短期易致缺陷与安全问题、长期堆积技术债;职业上,中位“翻译者”型编程会被挤压,具抽象能力或商业与独立开发能力者将受益,持续学习与上下文工程将决定竞争力。

[以下是方便搜索索引的大纲(AI 生成),请读原文]
1. 术语澄清与立场:Vibe Coding vs Context Coding
• Vibe Coding 的原始内涵:忘记代码存在、全对话驱动、不看 diff、一次性项目可用但有趣而不严肃。
• 混用导致争论,应区分:Vibe Coding(对话式全托管)与 Context Coding(上下文驱动的 AI 辅助编程)。

2. Context Coding 的核心: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
• 除大语言模型(LLM)能力外,关键在于“如何给到合适的上下文”。
• Chat、RAG、Rules、MCP、文档接入等,实质都是提升上下文质量与可控性。

3. GitHub Copilot:从窗口上下文到补全范式
• 优点:将当前文件上下文提供给 LLM;基于注释的补全提升效率。
• 局限:模型能力与上下文长度受限、跨文件理解弱、早期无法直接编辑代码、需人工复制粘贴。

4. Cursor:从补全到“编程智能体”
• 能力叠加:专用 Tab 模型 + Claude 3.5 Sonnet,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支持直接编辑。
上下文工程:对 codebase 做 RAG 索引,语义检索多文件上下文;@ 文件/目录、Git 历史、文档索引、Rules 保持风格一致性。
• 场景覆盖:跨文件调用、多文件修复、模块重构、功能新增。
• 商业取舍:次数/速率/模型自动降级等策略影响体验,存在波动。

5. Claude Code:命令行范式与“量大管饱”的上下文
• 全局分析:开场即扫描项目结构与技术栈,耗费 tokens 换来更贴合原项目规范的输出。
• 检索策略:采用 grep/find/git/cat 等 Unix 工具代替 RAG,更符合工程师的搜索路径。
• 争议对比:RAG 注重召回广覆盖但精度与时效可能不稳;grep 精度高匹配业务上下文但对话轮次与 tokens 消耗更多。
• 适配生态:天然契合 bash、MCP、CI/CD 与 DevOps 自动化的脚本化工作流。

6. 如何更好地进行 Context Coding(实践清单)
• 规则文件:提供技术栈、目录结构、命名约定与用途(.github/copilot-instructions.md、.rulers、CLAUDE.md;可用 Ruler 统一管理)。
• 上下文建模:常用脚本(install/lint/test/build)、工具类、核心模块/方法的清单与定位。
• 开发流程:需求拆分为子任务、记录进度、渐进式修改与小步提交、优先可读性与一致性、函数聚焦单一职责。
• 调试与知识更新:以日志替代 IDE 调试;用 MCP/context7 接入最新文档与浏览器/网络日志,降低训练数据过时风险。
• 风险提示:上下文不是越多越好;易变信息需及时维护,否则误导大于帮助。

7. 个人实践与取舍
• 严肃工程偏好 Tab 补全,由人控抽象与分层,效率更稳定。
• Claude Code 适合陌生代码库的全局理解与不熟技术栈任务。
• 工具中立:择善而用,不做工具信徒;LLM 正改变调试与一次性代码的工作习惯。

8. Vibe Coding 的风险与案例
• 风险画像:短期带来缺陷与安全漏洞,长期堆积技术债、可理解性与稳定性下降。
• 反面案例:Leo 使用 Cursor 全程 Vibe Coding,上线后遭攻击与越权,最终关停并复盘“生产环境不应部署不安全代码”。
• 正面机会:levelsio 以 100% AI + Cursor + Grok 3 做 MMO,17 天达 100 万美元 ARR;但其自身具接管能力与经验。
• 职业演进:LLM 蚕食“翻译者”型编程,中位岗位被压缩;顶尖工程师与具商业/营销能力的开发者将受益;独立与小团队更主流。

9. 结语与方法论走向
• LLM 能力与上下文工程相辅相成;上下文管理与可视化(如 /context)是关键产品力。
• 谁能提供“更好上下文 + 更好控制”,谁就更可能在 AI 编程时代胜出。


author Guangzheng Li 谈谈 AI 编程工具的进化与 Vibe Coding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