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博文 #算法 #数据采样 #course
好棒的交互式教程,务必看看原文。(看了这篇打 ACM 的回忆涌了上来呜呜呜)
Reservoir Sampling
author Sam Rose
好棒的交互式教程,务必看看原文。(看了这篇打 ACM 的回忆涌了上来呜呜呜)
Reservoir Sampling
AI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蓄水池采样(Reservoir Sampling)这一算法技术,用于在未知数据集大小的情况下公平地随机选择样本。文章通过直观的例子(如抽牌和日志收集)以及逐步推导,解释了蓄水池采样的应用场景、数学原理和实现方法,强调其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流时的内存效率和公平性。
1. 引言与背景:
• 介绍了蓄水池采样的核心概念,即在不知道数据集大小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地随机选择样本。
• 目标:让读者了解何时需要使用蓄水池采样、其背后的数学原理(仅用基本运算:减法、乘法和除法)以及简单的实现方法。
2. 已知大小的采样:
• 通过抽取10张牌中的3张为例,说明传统随机采样的方法(如洗牌或随机索引)。
• 指出当数据量巨大(如百万张牌)时,传统方法变得不切实际,尤其是当数据以流式方式逐个呈现且无法存储所有数据时。
• 提出了一个难题:如果每次只能看到一张牌且只能持有一张,如何公平地选择?
3. 未知大小的采样:
• 引入了蓄水池采样的应用场景,如日志收集服务中处理日志峰值时需要采样。
• 描述了问题:数据流中日志数量未知,无法存储所有日志,需在内存受限的情况下公平选择部分日志。
• 通过模拟日志流,展示了简单采样(如仅取前几个)的不公平性,强调需要一种公平的算法。
4. 蓄水池采样原理(单项选择):
• 详细解释了蓄水池采样的核心思想:对于第n个元素,以1/n的概率替换当前持有的元素。
• 通过逐步计算概率,证明了该方法确保每个元素被选中的概率相等(公平性)。
• 举例分析了前几张牌的选中概率,确保读者理解数学推导(例如,第1张牌选中概率为100%,第2张为50%,第3张为33.33%)。
5. 扩展到多项选择:
• 介绍了如何从数据流中选择k个元素:新元素以k/n的概率被选中,并随机替换当前持有的k个元素中的一个。
• 提供了实现方法:使用大小为k的数组,生成0到n的随机数,若小于k则替换对应位置的元素。
• 通过公式和实例,验证了多项选择的公平性。
6. 应用于日志收集:
• 将蓄水池采样应用于日志收集场景,设置k=5,每秒发送最多5条日志。
• 展示了该方法的优势:在安静时段不丢失日志,在高峰时段限制发送量,且内存使用可控。
• 指出了一个权衡:日志发送不再是实时流,而是按时间间隔批量发送。
7. 进阶阅读与加权采样:
• 提到蓄水池采样的加权变体,适用于某些日志(如错误日志)更重要的情况。
• 提供了相关资源链接(Wikipedia),供有兴趣的读者深入研究。
author Sam R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