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图床想优化一下,反代的方案毕竟无论如何都会引入额外百毫秒级别延迟。
本来想压缩成 WebP, 我说要不要试试 AVIF, 然后我们就试了一下。
不试不知道,同为 CPU 默认软件压缩算法的情况下,压缩耗时 AVIF 会比 WebP 长 10 ~ 20 倍……
不过我还是倾向于使用 AVIF, 反正离线任务丢上去在后台跑就完事了,不能让 Epyc CPU 的 VPS 闲着(
难怪那些用 AVIF 做业务的大厂直接上 ASIC 了(

还搜到了这个,小破站其实早就全面切换到 AVIF 了:
https://www.bilibili.com/opus/775386423432839251

结论可以直接拿来用:
2022 年以前,B 站主流图片格式为 WebP,在对基础设施成本做回顾的过程中,定位到静态资源 CDN 成本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业界技术的逐渐成熟,经过相关调研,我们认为 AVIF 在 B 站大规模落地存在可行性。

在相同格式相同编码器下,可以简单的认为编码速度、图像质量与图片体积构成一个不可能三角,需要通过调整编码速度参数(下称 speed)与图像质量参数(下称 quality),在三者之间做取舍。

我们选取了三百万线上真实的缩略图请求,于实验环境进行回放,尽可能贴近 B 站实际使用场景。对同一个缩略请求,我们会使用线上现有编码参数,生成 PNG 和 WebP 两个版本,并用几个不同档位的 speed 和 quality,生成若干个 AVIF 版本,其中 PNG 被认为是无损格式,用作比较基准。

PSNR 可以被用于衡量原图与编码后图片的差异大小,一般大于 30 dB 即可认为人眼较难察觉出图像差异,大于 20 dB 被认为人眼观感差异不明显。PSNR 不能代替人类主观评价,但定量实验中,我们需要一个客观指标。无特别描述的前提下,下文提及 WebP/AVIF 的图像质量时,指的是 PSNR ( PNG → WebP ) 和 PSNR ( PNG → AVIF ) 的数值大小。

经过持续数天的流量回放实验,我们有以下定性结论:

1. speed 对编码耗时影响显著,对图像质量与图片体积影响不大。

2. 相同 speed/quality 的前提下,图片越大,AVIF 相对 WebP 的体积优势越明显。

3. 相同 speed/图片大小 的前提下,质量(quality)越高,AVIF 相对 WebP 的体积优势越明显。

对齐图像质量(PSNR 差值不超过 1)的前提下,我们有以下定量结论:

1. B 站主流缩略图场景下,AVIF 相比 WebP 平均体积优化在 35% 左右。

2. B 站主流缩略图场景下,AVIF 相比 WebP 耗时增长 4 ~ 5 倍,图片越大,耗时增长越明显,视频预览图等超大图场景,耗时增长 20 倍以上。

B 站主流缩略图场景下,AVIF 4 线程编码耗时约为单线程的 73%,CPU 开销是单线程的 115%,且进一步增大并发度的收益不高。
 
 
Back to Top